一张规划图的故事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2008 年 4 月 8 日,台儿庄战役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可以看作台儿庄古城的生日,枣庄市政府正式宣布重建台儿庄古城。与此同时,台儿庄古城的推广营销工作也正式启动。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台儿庄古城丁字街重建前后对比图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台儿庄古城复兴楼 重建前后对比图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台儿庄古城西门 重建前后对比图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台儿庄古城在规划建设同时,就启动了市场营销。三年的时间,在全国 80 多个城市进行古城的形象推广。连实景效果图都没有,只有一张规划图。那时候,对来到台儿庄的人,只能去红河湿地、去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古城在哪里?在规划图上,在建设工地上。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2010 年 5 月,台儿庄古城试运营时,这座古城已经在全国各地具备了相当的知名度。从2010年一期到2016年完全开放,古城在持续建设中,开放的区域也不断扩大,旅游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游客每一次来到古城都有新鲜感。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十年之后的今天,台儿庄古城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但是,来到这里的人并不知道,在这片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初的规划图并不是这座展示在他们面前的古城。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travel-strategy/81728.html
一座城的转型“爆点”
枣庄,山东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城市之一,在过往一个世纪的光阴里,曾靠煤炭衣食无忧。成立于1878 年的枣庄中兴煤矿,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煤矿之一。煤炭终究是消耗品,进入 21 世纪之后,这座城市不得不面对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严重单一的现实。转型迫在眉睫。
古城注定不会被历史所隐没,在新旧动能转换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宏观背景下,台儿庄古运河、古码头、古建筑所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被重新重视起来。五十多处二战文化遗址得以保留。台儿庄古城遗址也获得了全新的定位——打造“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这座亟待转型的煤炭资源城市,选择把台儿庄古城作为枣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起爆点”。
之后,枣庄组织专门人员用三年时间,查阅了 30 余部地方志、300 余部运河史料、2000 余件战地史料,搜集了 380 多张台儿庄的老照片和 100 多分钟影像资料,对古城进行深入策划考证,由此绘制了 6000 多幅老建筑的素描图,为古城重建规划提供了详实素材。一座被战火毁掉的古城,即将迎来重生。
二战名城到旅游名城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成为强劲的地方经济增长点。修古城,一度成为一股风潮,席卷全国。但并非所有的“古式新城”都能成为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台儿庄古城需要明确而独特的定位,以塑造自己的吸引力。台儿庄不仅有世界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台儿庄大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回忆起来,古城的定位似乎简单而明确,但从二战名城到旅游名城,台儿庄古城前后用了三年时间进行规划论证。
2009 年 8 月,台儿庄古城正式开始建设,为完美重现这座运河古城的历史风貌,台儿庄从全国各地召集了 36 支古建筑队伍、2 万多名工人、800 多名老工匠。古城对每一座建筑的重建标准都近乎严苛。天后宫建设者均出自泉州工匠,庙前的几根高浮雕蟠龙石柱,费尽周折从泉州运来。晚清鲁南民居“保寿堂”的雕刻极为繁复,请了 20 名工匠,雕了 3 个月才完成……
今天的台儿庄古城,被誉为“可以用放大镜看的古城”和“最后一座手工版的古城”,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修复与建设的典范。
2014 年6月,台儿庄古城迎来最好的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台儿庄段(月河)三千米古运河道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32 项世界文化遗产。
(未完待续……)
营销中心编辑 刘玉娟
节选自山东画报 图片:王立群 杨超
- 我的微信
-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
- 微信赞赏码
- 您的赞赏,必超所值!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