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遇见台儿庄 工作招聘评论3.5K1字数 1243阅读4分8秒阅读模式
摘要

要求由中铁辊、上销架、下销、上下皮圈、隔距块共同组成的皮圈钳口必须是一个柔和而又有一定压力的钳口,既能控制短纤维和浮游纤维运动,又能使前罗拉钳口握持的纤维顺利抽出。

 
搞纺织的朋友们都有切身体会,细纱机工艺上机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指标,细纱机对质量影响最大部位在主牵伸区。
 
而主牵伸区的皮圈钳口和前皮辊的位置与状态是影响质量的两个关键点。

1、一般要求由中铁辊、上销架、下销、上下皮圈、隔距块共同组成的皮圈钳口必须是一个柔和而又有一定压力的钳口,既能控制短纤维和浮游纤维运动,又能使前罗拉钳口握持的纤维顺利抽出。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2、对前皮辊工艺要求是既要保证尽可能小的浮游区,控制浮游区纤维改善条干,又要尽量减小加捻三角区,降低毛羽和断头,一般前皮辊前冲量按2-4mm掌握。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要想改善质量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采用缩小前区握持距、使用新型纺专器材等诸多办法达到改善指标的目的;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工艺合格,工艺上机一致性差的话,再好的工艺和器材也是难以纺出好产品的。下面以两个实际案例解析细纱机上销位置和前皮辊位置不正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案例一:上皮圈位置明显偏后,条干恶化(赛络纺粘胶 R50s)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图1  左面上销(上皮圈)明显偏后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从图1看出左边的上销架位置明显靠后,上下皮圈钳口对须条的控制明显减弱,不利于成纱条干、会使纱线的细节明显增加,实测数据见表1。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从测试数据对比看,上销位置偏后的锭位纺制的纱线条干恶化1个百分点以上,细节增加10倍,粗节和棉结也不同程度增加。这类问题锭位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成纱条干cvb大、纱线细节明显增加,其他指标亦相应恶化。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案例二:前皮辊前冲过大 指标恶化(赛络紧密纺粘胶R16s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图2 正常生产状态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图3 前皮辊前冲过大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从图2和图3的主牵伸区对比看,图3的前皮辊位置明显偏前,从而造成浮游区过大,不利于钳口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影响成纱条干。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技术】实例解析细纱皮辊、皮圈钳口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370.html

作为粗支纱品种的赛络紧密纺R16s粘胶纱,由于前皮辊前冲过大,造成成纱指标恶化0.63个百分点,其他指标也都有不同程度恶化,可见由于前皮辊前冲过大造成的自由区过大,对纱线的条干质量影响也是很大的。

结  语

 

笔者咨询服务多家纺纱企业,发现存在类似上面的工艺上机不到位现象很多,需要引起工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有些企业很重视把细纱机前区罗拉隔距做的很精准,却忽视了上下皮圈钳口及前皮辊位置的一致性,试想上皮圈偏后2mm或前皮辊前冲过大2mm,是不是意味着前区握持距增大了2mm?是不是类似于前区隔距增大了2mm?危害有多大,不言自知。

 

对于细纱机皮圈钳口(加长上销除外)及前皮辊位置的调整要求,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证钳口一致性,有效降低纱线质量差异,降低cvb:

1、中铁辊按后移2mm调整(以上下皮圈钳口平齐或上皮圈微前冲0.5mm为检验验收标准)

2、生产中逐锭检查自由区大小,目测前皮辊与上皮圈之间的缝隙是否一致;

3、消除上销歪斜或前皮辊歪斜的锭位

4、保证同台车摇架加压一致,压力分配合理。

5、前皮辊位置统一按前冲2-3mm的工艺要求调整,位置不合理的调整加压爪位置或校正摇架轴隔距。

6、上下皮圈必须做到新旧搭配,保证稳定的摩擦传动。

作者:徐学尹 中国纱线网

 
继续阅读
  • 我的微信
  •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 weinxin
  • 微信赞赏码
  • 您的赞赏,必超所值!
  • weinxin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