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辊在使用后表面出现严重的溶胀、不规则变形是什么原因?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答:有的胶辊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一般在一个月内的居多),胶辊表面会出现严重的不规则变形、气泡、溶胀等现象,数量很多,严重影响纺纱生产,其实这不是使用部门的原因,大部分是胶辊本身的问题。有的认为是皮辊房操作不当造成的,是使用了不好的润滑脂和加工过程中胶管表面沾上了油类物质。我们做过一个小试验,将正常的胶辊完全浸入厂家常说的禁忌油类中,然后揩清上车,也未见大面积的溶胀和气泡类的情况。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当然在加工过程中使橡胶避免接触油类是很有必要的,无论如何让橡胶沾油不是好事。特别是使用新的上罗拉轴承时,一定要注意滚珠轴承间隙中的混合油,最初轴承中含有的是防锈油,经汽油清洗后轴承间隙中的残留油为汽油和防锈油,如未沥干揩清,在注油时变成为三合一的杂油,注油时溢出会污染胶辊表面,从而使耐油性差的胶管表面出现变形溶胀、严重变形等情况。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如何确定胶辊的磨砺周期?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答:关于胶辊的磨砺周期,在国外是根据乌斯特条干CV值超过某一质量要求来确定,国内也有参考上述因素来确定的,发现成纱质量下降时也会采取提前回磨来处理胶辊,多数企业以3-4个月做为一个周期。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这里以双组份化学涂料做表面处理为例,胶辊上车使用了一百天左右(实时)时,其表面涂料也已基本磨耗掉。如用生漆碳黑作表面处理,则使用周期要长得多。因此,胶辊的磨砺周期长短与所纺品种、胶管质量及表面处理方式有密切关系。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大致掌握如下原则:纺化纤的胶辊比纺纯棉的回磨周期要短,因为化纤的磨擦系数比棉大,容易使胶辊表面的涂料磨耗掉,化纤中的各种添加剂容易污染胶辊表面。纺粗支纱的胶辊比纺细支纱的胶辊回磨周期要短,因为导纱动程内粗支纱比细支纱产生的变形量大,容易造成胶辊中凹等变形,特别是软胶辊更为明显。新胶辊比回磨胶辊回磨周期要短,因为新制胶辊在上车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恢复,加上胶辊直径较大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后档胶辊比前档胶辊要长一个周期。硬胶辊比软胶辊周期要长些,硬胶辊的密度相对于软弹性胶辊来讲要高一些,软弹性胶辊结构比较疏松,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软胶辊比硬胶辊容易损伤。进口胶辊比国产胶辊周期要长一些,因为产品质量有差异。不处理胶辊比处理胶辊周期要长些,表面处理胶辊的使用周期由表层涂料的寿命决定,而不处理胶辊没有这个限制。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上销弹性钳口,弹簧弹力多大为宜?上车检查以什么方法判断钳口压力合适?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答:上销簧弹力以30-40牛顿左右为宜,弹力过大易造成死钳口,导致牵伸不开,弹力过小,则影响纺纱质量。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车上检测时,手搬上销两侧,能够轻松抬起且上销能够位置复原为宜,但力量的大小需要一定的经验,较难把握。最好的方法是在车下,在专用设备检测上销簧的压力。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目前,上销生产企业鱼龙混杂,个别企业对于上销簧甚至基本不控制,一般情况下,选择专业大厂的产品,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更好一些。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落纱开车断头多,怎么解决?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答:落纱开车断头多,就是解决留头率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共有十一个方面的子系统原因。如加上交叉原因就更多了,如将子系统分解再交叉就更多了。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所以要解决好留头率问题,是需要根据各厂的具体情况来找出原因,对准原因来解决问题,才能提高留头率。
解决好落纱开车断头多的问题,十一个子系统如下:
1) 成纱质量原因;
2) 牵伸工艺与配置原因;
3) 升降系统的质量原因;
4) 停车程序的原因;
5) 落纱程序的原因;
6) 开车程序的原因;
7) 落纱动作的原因;
8) 筒管质量的原因;
9) 清洁工作的原因;
10) 管理要求的原因;
11) 环境情况的原因。
细纱车间的温湿度为多少时罗拉缠花较少?
答:找专家解答也只能给你一个大致的温湿度区间。而真正解决你遇到的问题的专家还是你自己。因为你在你的生产现场,你眼前的问题远比你表述出来的问题多,也许有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你足够的重视。
专家给你的是思路,要解决问题,必须你自己在现场摸索。假设设备、器材、原料、管理、工艺等等的条件一定,你可以通过调整温湿度来观察,在什么区间最适合你的生产,而且质量稳定,效益最高,那就是你要寻找的区间。
现实中,往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产区间,可供调控的温湿度区间是一定的,那就只能靠调整其他因素来满足纺纱要求,比如:调整工艺,细纱的,粗纱的,等等,也可以加装一些器材,也可以适当调整一下原料。总之,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会找到合理的方法。
编辑:精致小纱
◆ ◆ ◆ ◆ ◆
文章源自遇见台儿庄-https://www.cntez.com/job/81168.html
- 我的微信
-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
- 微信赞赏码
- 您的赞赏,必超所值!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