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问 ◆ ◆ ◆ ◆ T/R 70/30 19.6,后纺百管断头高达400根,主要是点状短绒纱疵和两公分左右长的,粗度是原纱1.5倍左右的毛纱疵,在并条的二并三并粗纱棉网中发现有点状短绒纱疵,确定不是绒板花附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 ◆ ◆ ◆
答:根据你说的情况,我认为点状短绒纱疵和两公分左右长的、粗度是原纱1.5倍左右的毛纱疵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仅供你参考:
原料方面:(1)卷缩的纤维团,由于卷缩程度较高,梳理不充分或纤维回弹,造成牵伸中控制不良产生小粗节。
(2)硬并丝或并粘的纤维,造成牵伸中纤维运动的变化,产生小粗节。
(3)原料中未被清除的或加工过程中附入了小杂质造成牵伸中纤维运动的变化,产生小粗节。由于原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此类疵点,你只要认真观察疵点的形态,分解疵点内纤维的状态就可以做出判断。
生产流程方面:(1)清花产生有萝卜丝。
(2)清、梳、并、粗等工序牵伸通道油剂积聚挂花。
(3)锡林、道夫挂花、绕花。
(4)罗拉、皮辊绕花。
(5)皮圈内嵌花。
清洁方面:按你说的情况最有可能的是:
(1)梳棉除尘刀、大小漏底挂花。
(2)梳棉、并条喇叭口处积花带入。
(3)刺辊低压罩内、道夫三角区内积花。
(4)棉网下垂将托板上的积花带入。
(5)压力棒上积花带入。
(6)空中飞花落入纱条。
(7)圈条盘底缝隙中的积花落筒时带人棉条。
(8)粗纱斜肩处积花带人。
(9)半制品长时间存放表面积花。
第 12 问 ◆ ◆ ◆ ◆ 前纺如何实施整体换筒? ◆ ◆ ◆ ◆
答:整体换筒就是所谓的无疵点操作法,实施方法大致如下:
(1) 生条、半熟条、熟条、粗纱均严格按定长生产。
(2) 头并每眼6根喂人,铺车时每眼由3个半筒和3个满筒同时喂入,即12筒棉条分成2段,6筒棉条同时换,并且不允许接头、搭头喂入,搭头部分纺出的棉条在机前拉出作回条处理。
(3) 二并每眼8根喂入,要求头道并条机左右两眼各4根搭配喂入,16筒棉条集体换筒。要求每次换筒后试验员要及时调整二并质量。如果机前发生断头,不允许包接,到粗纱机后再处理。
(4) 粗纱机后棉条实行分段集体换筒,每台车分为10段,每段12筒,铺车时每段棉条长度不同,按粗纱工艺计算出每落粗纱需要的棉条长度L1,即为第一段棉条的长度,则第二段棉条的长度为L2=2×L1,依此类推,第10段棉条的长度L10=10×L1。每落一落粗纱换一段棉条,并且机后棉条不允许接头,直接把棉条由机后穿到机前,打开摇架重新生头开车。
第 13 问 ◆ ◆ ◆ ◆ 如何设置并条隔距,依据是什么? ◆ ◆ ◆ ◆
答:决定罗拉隔距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牵伸力,它首先与纤维的长度有密切关系,另外与原料的细度、整齐度、喂入品的定量、纤维的卷曲及牵伸倍数等有关。罗拉隔距的大小最终通过试验确定。
生产棉纤维时罗拉隔距参考纤维长度分布图确定:
(1) 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 ①主牵伸隔距=最长纤维长度;②主牵伸隔距=1%最长纤维长度+(2~3)mm;③主牵伸隔距=2.5%最长纤维长度+(9~10)mm;④其他影响因素(伸直度差、后牵伸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
(2) 并条后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①最长纤维长度。②在主牵伸隔距基础上+(4~8)。③后牵伸隔距设置还须考虑后牵伸倍数、纤维整齐度、条子定量等因素。(牵伸倍数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
(3) 最长纤维长度及2.5%纤维长度与手扯长度的近似关系,①最长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14mm。②、2.5%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8mm。
第 14 问 ◆ ◆ ◆ ◆ TJFA458A型粗纱机,纺制纯棉精梳纱,粗纱不时地出现8cm~9cm的机械波,请帮助分析一下原因。 ◆ ◆ ◆ ◆
答:(1)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推断为牵伸传动部分引起。前罗拉产生的机械波波长为λ1=πD/1O=8.8cm;二罗拉产生的机械波波长为λ2πD/10X1.05=9.2cm。由此就可以判定该机械波产生于整理区。
TJFA458A型粗纱机一、二罗拉的传动,是通过前罗拉传动轴上的20齿传动33齿过桥齿轮,再传动二罗拉21齿来完成。由于33齿过桥齿轮为单侧固定,若传动力矩过大易产生抖动,易使33齿齿轮及其103型轴承磨损,从而产生机械波;前罗拉传动轴(FA401-19167A)与前罗拉头段(FA401,2100-12A)如果不同心,易使前罗拉晃动,产生扭振形成机械波;二罗拉头段安装不良,轴承配合不当,也会使二罗拉产生扭振,形成机械波。
(2)解决办法:①采用轻加压减小传动力矩,使33齿过桥齿轮传动平稳,有利于稳定粗纱质量;②校正前罗拉传动轴,并且安装时要重新校正水平定位,与前罗拉头段对中,可消除前罗拉扭振;③校正二罗拉头段,安装时使之与轴承配合得当,可消除二罗拉由于安装配合不良而引起的扭振;④停机时间长时,须打点动或释压,严防胶辊压伤产生偏心。
第 15 问 ◆ ◆ ◆ ◆ FA426粗纱机冒纱:同锭有时冒、有时不冒,同管有时冒、有时不冒,同台有时冒的多、有时冒的少,同车间有时有冒纱现象、有时没有;什么原因啊? ◆ ◆ ◆ ◆
答:出现整台冒纱的原因有:
1) 成形角度齿轮配置不当;
2) 关车时龙筋处于换向处;
3) 成形换向齿轮啮合不良;
4) 上龙筋动程太长或偏高偏低;
5) 粗纱张力控制不当.
出现个别锭子冒纱的原因有:
1) 个别锭杆、锭翼或压掌高低不一;
2) 个别锭子或筒管齿轮跳动;
3) 个别筒管齿轮底部磨灭太大;
4) 升降轴上个别的传动齿轮的固紧螺丝松脱,使上龙筋高低不一。
解决的方法是查明以上具体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编辑:精致小纱
◆ ◆ ◆ ◆ ◆
- 我的微信
- 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
- 微信赞赏码
- 您的赞赏,必超所值!
-
评论